close

IMG_6065.JPG

【領你們,走一段水路】
收到了一份邀請,是花蓮高中的一位老師請我帶領他們的學生走一段水域,
「我希望至少在他們畢業前,能夠與自己家鄉的環境有一種連結、一份親密一些的接觸。」

我看著活動開始前,請學校老師幫我作的一分調查。一份關於身為高中生的他們,與自己家鄉土地的親密性究竟有多麼深切或疏遠?

就讀花蓮高中的這40位男生,即使學校離水邊十分鐘的步程,卻從來沒有一個課程帶他們親近過生活周遭的水域;即使車程半小時內便可輕易抵達這條水域的上游水源地及下游出海口,卻只有7個人實際踏訪過這條水域的上下游、只有1個人清楚知道,生活在花蓮市的他們,日常用水與排水是怎麼與這條這條家鄉水域習習相關。

我一邊感嘆著這些調查結果、一邊也開始準備起兩節課的課程:「我能夠,怎麼領他們走一段水路?」

/

兩節課的教案,我設計的教學目標只有兩點:一、讓孩子們自在與水域玩耍;二、延續孩子們能夠自主親近水域。

課程開始時,有一些興奮及緊張。
畢竟要引領40位高中男生進行戶外活動,實在存有太多不可預期的元素。這份擔憂確實也實現了,光是一開始的集合時間,就已經打破當初教案的預測範圍了。

帶著他們走到一個廣場集合地、分成五大組後,我便開始切入課程的主題–「花蓮美崙溪」。
知曉他們對於自身生活水域的美崙溪或許沒有任何連結(從課前調查得知),我切入或許他們較為熟悉的概念-「水循環」。
零零碎碎的詞彙如海洋、水氣、蒸散、雲層、下雨、河流、海洋等...從學生的口中道了出來,我滿意地聽著這些回答,於是共同拼湊起一個水循環流程:
「海洋的水氣蒸散成為雲朵,形成了雨水匯流至河川,最終流向大海後再反覆循環。」

有了共有的、對於水的概念後,我便將範圍縮小至生活日常與水相關的動作。
「我們來回想想想看,平常我們生活用水有哪些?」
「洗手、洗澡、沖馬桶、喝水、尿尿、洗頭、洗碗...,」一些字彙迸了出來,學生頂著暖冬陽,瞇著眼睛向我說,於是我請他們開始溯源探究,「那你們這些用水、水是哪裡來?」

學生開始陷入一片思考,不過很快的答案又是衝撞了出來,一如他們青春洋溢的高中生氣息。
「水龍頭、管線、汙水處理廠、自來水廠、水塔、河川、木瓜溪、立霧溪、美崙溪、吉安溪、秀姑巒溪...,」
我又一次幫他們整理了脈絡、得到了這些次序:「水→水龍頭→管線→自來水公司→河川→花蓮某條溪流」,
一如取水流程,學生們對於生活排水也是懵懵懂懂,先是納悶了一些時間,得需要我提供一些線索,才支支吾吾的猜測起來:「排水孔、汙水處理廠、河川、海洋...」,
這些詞彙在課堂的知識系統總是接觸過,只是腦中的硬知識一旦沒有實際結合感性體驗,這般硬知識終究也只是知識罷了,毫無踏實的感覺。

發下了兩張衛星地圖,請學生們一指河川(花蓮美崙溪)的上下游流域位置、以及自身住家位在流域的何處?
學生們在談笑之間,彼此探詢著地圖,而在清楚知道學生們知曉目前我們在地圖流域上的位置後,我們開始走入溪流。

或許是難得有這般戶外課程,一群學生們沿途是雀躍著走路、一邊也是大聲嘻笑,我沒有想要管理秩序,只希望他們能夠將這份美好經驗結合至親水活動,以延續他們在課程結束後,自主的再親近水域。
有趣的是,一開始帶領學生們走在溪畔時,學生們是緊緊尾隨著我的步伐,似乎切入不了與水域的互動;
或許是仍舊在意著「老師/ 大人」的看見及記憶經驗中可能的警告,我認真地與他們說話:「你們,當然可以好好遊戲。」
我於是拐進了非正規的小路、撿起了石頭往水面投入、指著流域附近的含羞草、刻意跳上了防波石、丟起了草叢堆中的大花咸豐草,
學生們的次序開始混亂,漸漸找到自己與水域的切入方式,追打了起來、跳石了起來、攀走了起來、安靜的坐了下來...,
在這之間的過程中,我發現人們與水的互動並不難,只是疏遠了太久,身體柔軟不下來。

一邊走在溪畔旁、一邊玩笑著,終於也是步步走到了溪流出海口。
我發下了給每個人最後的一張紙,學生哭喊著拜託不要是學習單,我於是是笑在心裡。

「發下的文章,是一個女生,曾經跟你們一樣走過這條流域的下游處,在有靈感之下寫出這些文字,」

學生們開始安靜、或吵鬧的閱讀著,
「而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這次帶你們走溪的我本人...,」

學生們的詫異讓我開口大笑了出來,我並不是他們能在課本上閱讀到的知名作家,卻只是單純喜歡、純粹有感,而自由的創作出一些什麼來,

而如同讀到的關於這篇水文章、也如同親眼見到創作者本人、更如同一道走過這條水流域,在這兩堂的走溪活動,也只是想要拉近他們與家鄉水域的距離;

而要能夠拉近自身與生活環境的距離,我確信不會只是課本上閱讀的知識字彙、或是鼓動學生進行環保行動,而是能夠與環境交融的感性、遊戲、記憶、笑語、故事...,

「這是你們生活中隨時能夠親近的水域,你們當然可以像我這樣,偶爾想要獨處、想要悲傷、想要邀請喜歡的人作伴時,不要忘記這條家鄉的這條水域離你們有多近。」

笑聲、吵雜聲作伴,看望過去的海平面閃動著波光燦爛、海風吹亂著散放在空氣中的青春氣息,
看著學生們最終的一一離去,我才鬆下了好一大口氣。

 

 

 

arrow
arrow

    jup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